●成果简介:石蒜(Lycoris Herb.)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石蒜科(Amaryllidaceae),为一类具有地下鳞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溪谷石缝处,且鳞茎形似蒜头,故名石蒜,别名有老鸦蒜、蒜头草、龙爪花、蟑螂花。石蒜鳞茎近球形或卵形,直径约1-5cm,鳞茎皮褐色或黑褐色;叶带状或扁长线形,翠绿或深绿,丛状,长度为15-70cm,形似兰草;花大而色彩艳丽,从白色、乳白、奶黄、淡黄、金黄、粉红、玫瑰红、鲜红至紫红色。
全球石蒜属共有20种及一些杂交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少数分布于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拥有15个野生品种,占全属的75%,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在资源上有绝对优势。
石蒜鳞茎具有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消肿等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风湿性关节炎、水肿、癌症等,自古以来在民间被作为药用植物利用。《本草纲目》载“石蒜,辛,甘,温,有小毒;主治肿毒,疗疮恶核,可水煎服取汁及捣敷之”。石蒜还可用于治疗牛瘤胃积食等兽病。研究表明:石蒜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等成分,其主要药用成分是加兰他敏、石蒜碱等生物碱,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生物碱成分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抗癌抗肿瘤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等。
加兰他敏(galanthamine)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可用于重症肌无力、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肠肌麻痹等的治疗,尤其是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方面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疗效。国内外已将其氢溴酸盐用于轻、中度AD的治疗,有效率达70%~80%,且没有肝毒性。石蒜碱(lycoris)是一种传统的植物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的治疗,亦可将其制成生物农药,可用于灭鼠、蛆等及防治其它农作物害虫且不会产生抗性和环境污染。因此天然药物原料加兰他敏和石蒜碱的价格不断攀升。我国石蒜资源丰富、且石蒜鳞茎中加兰他敏和石蒜碱含量较高,从中提取天然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和石蒜碱、出口创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近十年来,有关石蒜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但大多集中在石蒜的药理研究方面,提取、开发研究报道少;研究提取的是单一药用成分(产品),未涉及石蒜鳞茎中同时提取(联产)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和石蒜碱的综合利用研究,提取单一药用成分后的残渣中其它重要成分白白浪费了,资源利用率低、成本很高;现有工艺多停留在液-液萃取等传统的成分分离纯化方法上,技术陈旧,工艺复杂,产品收率低、含量不高,有机溶剂消耗大,成本高。
本项目是以石蒜鳞茎为原料,同时提取(联产)主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和石蒜碱的综合利用技术,以便充分有效利用我国石蒜这一丰富的野生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研究系省级重点项目,是我国“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
A、资源利用率高。能从石蒜鳞茎中同时获得主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和石蒜碱,资源利用率显著高于提取获得单一成分(产品)的现有技术。
B、药用成分提取率与纯度高。使用正交试验筛选出的浸提剂提取,提取率高达90%以上,产品纯度可达98%;浸提剂易回收再利用,克服了现有单一成分提取技术提取率低、浸提剂难回收利用等问题。
C、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代替传统溶剂萃取纯化,整体工艺较简单、成本低,产品安全无毒,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投资预算分析:
按年处理300吨石蒜鳞茎(中等规模)设计,设备318万元,厂房2300m2,工人26人,流动资金235万元,总投资共计553万元。本套设备是通用型设备,能用于其它植物功能成分(药物、色素、抗氧化剂等成分)的提取,生产规模可扩大或缩小,设备与投资相应改变。详见《生产可行性论证报告》
●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
按上述年处理300吨石蒜鳞茎(中等规模)设计,年产值2300万元,年利税535万元;正常生产投资利润率82.4%,投资偿还期2年零2个月;同时农民栽培或者采挖石蒜鳞茎收入可达33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详见《生产可行性论证报告》
我国石蒜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且易人工栽培。但目前国内很少有以石蒜鳞茎为原料、同时联产加兰他敏和石蒜碱的企业。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转让费108万元或面议;其它合作形式面议。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