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一、 科技成果转化
1. 理念创新。以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试点和湖南省农业委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技成果权益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了一支包括校领导、法律顾问、学术委员会成员、职能处室成员、学院领导在内的知识产权评估的专家库,对全校知识产权转让转化时开展评估;学校建立成果转化的登记、报告、公示、信息公开制度,对科技成果转让的定价主要采取协议定价方式;同时我们遴选了一批有有示范效果的学院和课题组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先行先试。2.高效转化。一是搭建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二是在校内搭建了一个广大专家、多个管理部门参与的qq群等交流平台;三是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帮助学校培育和优选特色项目、特色服务团队和特色服务平台。
2017年与张家界市永定区、长沙市芙蓉区、新化县、江永县、中方县、临武县、平江县签订校县合作协议,我校专家全面支持上述区(县)的产业培育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服务水平,我校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共签订横向科技项目138项,合同总金额3312万元,到账经费1600万元。我们做到全程参与合同谈判、合同制定,积极为学校、专家争取权益。与长沙市科技局联合主办长沙市政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100家企业与我校专家对接,现场签约24个项目,签约金额1057万元,受到国家、省、市级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二、 基地建设
1、制度建设:加强制度体制管理,统筹各类基地,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坚持“谁使用、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参与修订完善了学校《学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指标》,基地的运行纳入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2、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2017年,清理教学实习基地211个,现正常运转的有153个,将校外各类教学实习基地整体考虑,综合建设管理,初见成效。
3、自有基地建设:恢复耘园基地的正常使用,土地房屋等资产回归学校管理,年内已完成耘园基地合围、道路维修、人员清理、安保服务外包等工作,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为后续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继续完成了东沙植保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浏阳基地建设与征地工作,已完成用地选址、测量、建设用地土地变性、确权、定界、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等工作,并督促浏阳市农业局启动了移树腾地工作,同时浏阳基地2017年完成了217名学生5个月的生产实习和下半年两个班1个月的实践教学任务;确保长安基地有效运转,主动缓解与周边群众的关系,使基地顺利完成了第一期改造维修和汛期水毁修复工程、及4批本科学生300多人次共3个多月的实践教学任务。
4、校外社会服务基地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将社会服务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品牌建设计划,实行基地考核动态管理,实现项目(课题)、基地、专家团队“三位一体”运行管理机制,使得我校社会服务基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年来,我校大量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实行“基地+团队”的农技推广模式,广泛开展农技推广社会服务工作,新增汉寿河蟹池塘精养、郴州稻-渔(泥鳅)综合养殖、临武香柚、临武香芋、临武黄牛、衡东食用菌、湘都生态农业、衡东冬枣、湖南益生菌高效利用9个特色产业基地和汉寿湘枳壳生产加工专家服务站。截止2017年12月,我校共建立了综合示范基地5个,特色产业基地35个,专家服务站11个。
三、服务团队建设
依托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联合省农业委、地方农业局、龙头企业,在武冈市等11个县(市)建立11个粮油万亩示范片。结合南方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工程,选派了11名乡镇挂职干部,深入现代粮油生产示范基地、农村一线扎实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与科技服务工作。
2017年,推荐、选派180名“三区”科技服务人才、120多名科技特派员赴点科技帮扶,以科技、智力支持产业以及企业发展;组织派出180名专家教师深入城步、武冈、新化等48个“三区”县开展科技服务;共承办9期湖南省“三区”科技人才系列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近600人次。
另外,受省农业委委托,组织、遴选265名专家承担省农业委“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现代农业工程”项目,开展联片包园对口服务,为两个“百千万工程”的建设和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服务,并推荐我校24位专家担任科技服务团团长;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委托,组织90名教授和研究生参加“湖南省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服务项目”,承担了炎陵县、江永县、宁远县和桂东县的评估工作。
四、信息化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园区信息化服务。以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智慧园区建设、岳阳国家农业科技园物联网示范区建设为试点,逐步对全省27个农业科技园区开展信息化智慧管理服务。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农业信息化试点,推进电子政务、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建立了乌山、格塘等一批农村电子政务应用示范点,为1538个村建立了网页。三是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建立了水产、柑橘、油茶、茶叶、临武鸭、中药材等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四是积极推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已有160家企业的500多个农产品上线,2017年网上销售农产品400余万元。五是在全省122个县(市区)建立了860个基层信息化服务站点,覆盖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80人专家团队通过“12396”呼叫中心为全省企业和农户提供全天候服务。
五、推进国际化合作。
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于2017年3月23日在中国浙江杭州签约成立。我校作为联盟创始成员之一,积极参与联盟建设方案和联盟网站方案,共同推进联盟建设。与各成员高校开展农业推广领域的广泛合作和深入交流,并以此为基础,已邀请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校长2018年元月来我校访问,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途径的双边或多边校际合作。
点击下载文件:2017年科技年报附件表格(4.28).xl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