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南方粮油支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组图)

发布日期:2017/09/20 16:26: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南方粮油党支部活动

——红色圣地井冈山之行总结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77日到79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南方粮油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中国红色革命基地和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开展“重温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事迹、弘扬革命精神”的党支部活动,亲身感受中国革命先辈为建设新中国而进行艰苦卓越斗争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激情。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方圆五百里。1927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艰苦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在两天的行程中,党支部成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陵园入门口处有宋任穷先生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上陵园有两层阶梯,第一层总数为49级,寓意着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第二层为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走完阶梯后我们便看到彭真同志书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陵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中部分同志的一些奋斗情况,并且还看了“井冈山革命烈士英名录”。当年就是在这里,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撒热血,最终壮烈牺牲。

 

 

 

 

 

 

 

 

 

 

 

 

 

 

 

 

 

 

 

 

 

 

 

 

 

 

 

 

 


随后来到烈士纪念碑碑林,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革命同志的革命信念以及后来的无数名人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题词。一进门便是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随后到了烈士陵园的最高点,上面立着邓小平同志题词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了陵园内的部分同志的纪念雕塑,雕塑入口时肖克将军的题词“井冈山雕塑园”。

出了烈士陵园后,参观了茨坪革命旧址。1927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

 

 

 

 

 

 

 

 

 

 

 

在大井旧居,陈列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同志的旧居,在这里看到了毛主席当年的读书石,当年就是在这个石头上,毛主席冒着被敌人飞机轰炸的危险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批阅了大量的革命文件,为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之势。

党支部成员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哨口指挥所及黄洋界炮台等遗址。当年黄洋界充分发挥了井冈山易守难攻的优势、海拔高、地形复杂的让敌人的围剿一次次的失败,黄洋界哨口是在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个工事和一个了望哨组成。19288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毛主席为此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志庆贺。

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了解了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历史,每每一听到革命同志的壮烈牺牲而不曾退后或者屈服投降时,心中总会肃然起敬,对革命同志充满了敬佩之情,感受到了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英雄气概。博物馆内讲解员共讲解了五个历史过程,也就是井冈山斗争史的五个过程,讲解员讲解生动细致,有如亲身处于当年的战斗场上,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着贡献,当最后一个部分,星星之火已形成燎原之势时中国的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无数革命同志的艰苦奋斗下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过去,对井冈山、井冈山精神认识了解往往仅限于书本上、电视里所给予的那一部分,更多是处于感性认识,很肤浅。这次,党支部全体成员沿着当年革命先烈留下的足迹追忆革命斗争画面,了解历史风云的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时,精神上、心灵上一次次地受到强烈的震憾,切身感受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所承载的历史的厚重和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

井冈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寻找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武装力量的集合点,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井冈山,是课堂,是熔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干部,千千万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从这里走出,革命者铜墙铁壁般的意志在这里炼就,锤炼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头,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

通过参观,党支部全体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实质,以及为什么在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郑重地提出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问题。例如:毛泽东同志早在1950年就提出: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邓小平指示: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2月考察井冈山强调:“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就要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让这笔宝贵财富传承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井冈山时指出的,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些要求,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指引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点击下载文件: